点击关注 关注我们吧~
你知道在地下千米的矿山深处,如何精准定位巷道走向,保障开采安全高效吗?答案就藏在一门神秘而重要的学科 ——矿山测量学里!它既是测绘学的 “专业分支”,又是采矿科学的 “关键拼图”,更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 “智慧结晶”,有着综合性、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独特魅力。

穿越千年:细数矿山测量学的前世今生
矿山测量学可不是现代才有的 “黑科技”,它的历史源远流长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就有使用矿山测量图的记载,古人的智慧令人惊叹!1899 年,我国第一个煤矿唐山矿设立了测量机构,迈出了近代矿山测量的第一步。1908 年,《大清矿务章程》制定矿图绘制程式,为行业发展立下规矩。
把目光投向世界,15 世纪德国阿格里科拉在《论矿冶》中就探讨了井下测量问题;16 世纪后期,德国出现了专业的矿山测量员;1904 年,俄国托木斯克工学院成立首个矿山测量专业;1969 年,国际矿山测量协会成立,推动全球矿山测量学交流与发展。在我国,从建国初期作为矿业科学分支,到 1953 年北京矿业学院开设专业,再到 20 世纪 90 年代融入测绘科学,矿山测量学不断与时俱进。
全流程守护:矿山测量学的 “超能力”
矿山测量学堪称矿山全生命周期的 “守护者”,从勘探到报废,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它的 “保驾护航”。
勘探设计阶段:它就像 “大地画师”,建立矿区地面测量控制网,绘制精准地形图、地籍图;化身 “精准导航仪”,标定勘探工程,记录并存储信息,还与其他专业人员携手完成储量计算。
建设阶段:摇身一变成为 “施工指挥官”,负责井筒定位、建(构)筑物放样、井巷测量验收等一系列施工测量工作,确保矿山建设分毫不差。
生产阶段:承担着 “安全卫士” 与 “数据管家” 的重任,不仅要进行巷道测绘、储量管理、开采监督,还要监测岩层与地表移动、边坡稳定性,参与采矿计划编制,守护矿区环境。
报废阶段:参与废弃矿山生态恢复,将珍贵的测量资料完整移交,为未来留下宝贵数据财富。
科技赋能:矿山测量学的华丽升级
随着现代测绘技术、矿业工程技术等飞速发展,矿山测量学迎来了 “智能时代”。如今,它已形成集数据采集、处理、管理、传输、分析、表达、应用、输出于一体的智能化、自动化技术系统。这些先进技术为矿区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提供基础资料,成为推动矿山可持续发展的 “核心引擎”。
从古老的测量图到如今的智能技术系统,矿山测量学始终默默为矿业发展贡献力量。下次当你看到高耸的矿井、有序的开采现场,别忘了背后有这么一门神奇的学科在 “运筹帷幄”!你还了解矿山测量学哪些有趣知识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~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