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井下水准测量外业
外业主要是测出各相邻测点间的高差。施测时水准仪置于二尺点之间,使前、后视距离大致相等,按照等级测量规范要求设置,这样可以消除由于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所产生的误差。由于井下黑暗,观测时要 用矿灯照明水准尺,读取前、后视读数。

读数前应使水准管气泡居中,读数后应注意检查气泡位置,如气泡偏离,则应调整,重新读数。视线长度一般以15~40m 为宜。要求每站用两次仪器高观测,两次仪器高之差应大于10 cm, 高差的互差满足水准测量等级规范要求。上述限差在施测时应认真检核,如不符合,即应重测。最后取两次仪器高测得的高差平均值作为一次测量结果。
当水准点设在巷道顶板上时,要倒立水准尺,以尺底零端顶住测点,记录者要在记录簿上注明测点位于顶板上。

井下水准路线可为支线、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。井下每组水准点间高差应采用往返测量的方法确定。如条件允许,可布设成水准环线。闭、附合水准路线可用两次仪器高进行单程测量。
当一段水准路线施测完后,应及时在现场检查外业手簿。检查内容包括:表头的注记是否齐全;两次仪器高测得的高差的互差是否超限;高差的计算是否正确;顶、底板的水准点是否注明等。
二、水准测量内业
水准测量内业主要是计算出各测点间的离差,经平差后,再根据起算点的高程,求出各测点的高程。
由于井下巷道中的高程点有的设在顶板上,有的设在底板上,因此可能出现下图所示的四种情况:

但不论哪种情况,在计算两点间的高差时,仍与地面水准测量一样,是用后视读数a 减去前视读数b, 即:
h=a-b
当测点在顶板上时,只要在顶板测点的水准尺读数前冠以负号,仍可按上式中计算高差。
当求得各点间的高差及各项限差都符合规定后,再将高程闭合差进行平差,井计算各测点的高程。
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